芍药在中医学上可分为白芍和赤芍,白芍具有养血敛阴、柔肝止痛、平抑肝阳的功效,赤芍具有清热凉血、活血祛瘀的功效。两种芍药的功能主治存在差异,建议根据自身病症以及医生的指导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。
1、白芍:白芍味苦、酸,性微寒,归肝、脾、肺三经。本品味酸,收敛肝阴以养血,具有养血敛阴、柔肝止痛、平抑肝阳的功效,主治肝血亏虚、月经不调、肝脾不和、胸胁脘腹疼痛、四肢挛急疼痛、肝阳上亢、头痛眩晕等病症。白芍不宜与恶芒硝、石斛、鳖甲、小蓟、反藜芦等中药同时配伍使用,以免影响药物治疗效果。且白芍属寒凉之品,凡外感风寒、内伤生冷、脾胃虚寒、肾阳虚衰等证不宜单味药大量服用。白芍酸寒收敛,伤寒病在上焦之阳结、疹子忌用;
2、赤芍:赤芍味苦,性微寒,归肝经。本品苦寒,入肝经血分,具有清热凉血、活血祛瘀的功效,主治温毒发斑、血热吐衄、目赤肿痛、痈肿疮疡、肝郁胁痛、经闭痛经、癥瘕腹痛、跌打损伤等病症。赤芍与藜芦属于中药十八反,所以不与藜芦同用,以免影响药效。